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历史 > 北宋小商户 > 章节目录 第15章 小杨公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章节目录 第15章 小杨公子

    “真要去?就只吃饭?”王浩听说知县大人要请吃饭,顿时就打起来退堂鼓。

    “你怕啥呀,又不吃你。”

    “我怕啥呀,这不是没带礼物么。”

    “你还是得去一趟,听老头子口气,应该是有事跟你商量。”

    “那就走吧。”

    偏堂之中,王浩略带局促的坐于下手,边上是更为局促的徐知县。

    “徐大人”

    “贤侄”

    两人同时开口……

    “徐大人,您先说。”王浩略一拱手说道,心想这一口贤侄叫的,果然是来套近乎了?可自己貌似也没啥利用价值啊。

    徐知县闻言于是开口道:“贤侄可曾考取功名?”

    功名?王浩被问的噎了一下,心说你上次不是打听过我的么,知道我是城东头王木匠的儿子,咋就问起我功名来了。不过貌似也对,打听归打听,他好像还真不曾见过自己。想到这里,王浩又纠结起自己要不要向他袒露身份了。

    “贤侄?”徐知县见王浩有些失神,便又轻唤了一声。

    “啊?哦……草民家境贫寒,父母都是普通农户出生,所以……”

    彼时,考个秀才什么的功名还是得有一定财力支持的,光买写有各种序的四书五经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家境贫寒的人家如果不是在一个大家族的集体中也就没机会上族中私塾,更没有家族财力上的支持,一般也就跟读书无缘了。因此徐知县听了王浩的说词就明白了七八分了。

    “唉……贤侄休要见外,你我叔侄相称即可。”

    “大人,这……草民何德何能……岂敢……”

    “唉,休要再说,听小女说贤侄近日常为义学孩童提供吃食,实乃大善之举呀,本县早就想与贤侄相识一二了,我观贤侄胸怀大善,一表人材又颇有学识,实乃佳士,诚为难得,他日前程定不可量也。”

    见徐知县一连串的之乎者也,听的王浩头大如斗,一段话只听懂了一小半,心说跟这些摇笔杆子的文人交流起来也忒吃力了些。只得讪讪连道不敢不敢。

    沉默片刻,徐知县呷了一杯酒下肚继续道:“听小女所言义学所讲三字经便是贤侄所作。可有此事?”徐知县直接就打出一张白老虎,这也难怪他,这三字经要是从外面传入义学的,早就在此之前就应该在外面传开了,再加之昨天听到二人的对话,此事显然已经确定无疑了。

    “大人过奖了,此实是草民游戏之作,终难等大雅之堂……”王浩也是打蛇随杆上,大剌剌的承认了,一点也不觉得脸红。

    心说我写出来的就是我的,往后千年所有我记得的东西都是我的,就算我不整出来,有我们这三只小蝴蝶在这里搅和搅和以后还不一定会照着历史原有的轨迹前进呢。既然这样,我再不整出些啥,那不就成历史的罪人了么。想到这里也便心安理得了。

    一旁的还玉听到这里有些急了,糟了呀,刚才忘记提醒他了,昨日听老头子讲这三字经要引来祸事的分明。于是急忙插嘴道:“对呀对呀,我也觉得这三字经不怎么样,除了读着顺口些,里面的东西粗浅的紧,就跟童谣似的,要不咱以后就不教这三字经了……”

    “嗯哼……”徐知县假装咳嗽一声打断了还玉的话,“你懂什么,不许插嘴。”转头又亲切的对王浩道:“贤侄可愿来义学担任西席一职呀?本县可许你举人功名,来年大笔之年亦可荐你往礼部参加解试,凭贤侄大才,来年科举应个进士及第也未尝不可。”

    听到这里王浩吓得一哆嗦,啥情况这是?直接就举人功名了?还进士及第?哎呦我去,这太疯狂了,早上还在街头卖炉子呢,这一顿饭的功夫就直奔进士而去了。这好像不对啊,说好的县试府试院试哪去了?什么时候举人都能随便送了。

    这也怪不得王浩,受明清两朝那段巨富盛名的科举制度影响,后人往往觉得科举之路是一条繁琐且冗长枯燥又乏味的路,其实在科举制度刚刚算是正式步入正轨的宋初,哪有这么麻烦。

    尤其是宋初的科举制度,相当的暴力简洁,童生秀才啥的就是直接没有,所有读书人,都可以有地方推荐去礼部参加解试,不过录取的都比较少,但是也不要紧,国朝初立,人才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太祖经常大手一挥,将参加解试的统统赐为同进士出身也是常有的事。

    “那贤侄,咱们就先这么定了,明天开始你就是本县义学的西席了,来来来尝尝这个,听说这个是本县新出的新鲜小吃,味道着实不错的。”说着给王浩夹了一块臭豆腐……

    这个……看着碗里的臭豆腐,王浩竟有些哭笑不得,老头子犀利啊,糊里糊涂就将自己给安排了,我刚才好像也没答应什么吧?

    随后两人又闲聊了一阵,徐知县看似很随便的打听了一下王浩的家庭情况,王浩含含糊糊的一一作答。最后又是好一番之乎者也的夸赞,结束了这顿稀里糊涂的午宴。

    下午回到炉子铺,王浩见是翠儿在看着铺子,便上前问道:“翠儿,怎么是你在这看着?六子呢?”

    自从前两天卖炉子的铺子支起来之后,深感人手不足的王浩便说服自己兄弟刘六辞了看城门的差事,让他来自己铺子帮忙,每个炉子拿提成,六子先来试了一天,也不用吆喝,就坐那收收钱,一天下来拿到的就抵得上自己看城门半个月的收入了,当即就辞去了看城门的差事,过来铺子卖起炉子了。

    就这样,六子就算是这门市部的第一个店长了,加之工厂经过这十数日的磨合,也渐渐步入正轨,产销一体,目前还是垄断状态。蜂窝煤饼的生产也日渐成熟,已经打制了不少一出七的磨具。产量瞬间提高了好几倍,于是这两天准备推出三孔煤炉,主要针对各类酒店客寨等人流量较大的潜在客户。

    “浩哥哥,六哥去作坊了,下午前些时候有个大客户来买咱家的炉子,说是有多少就要多少,六哥就想着把作坊里做好了的也都拿来。”翠儿有点小兴奋,这两天铺子上的生意她也看在眼里,生意是真的好。就这帮着看一会的功夫,她就卖掉了好几个。

    “哦?是谁呢一下买这么多,那人呢?”王浩心想大客户来了啊,这架势八成是外地来的二道贩子吧,这么块就传到外面去了?

    “讷,就在那儿呢,”翠儿说着手指向不远处街对面自家小吃摊上正在大快朵颐的一个锦衣华服的翩翩公子哥。

    “嗯,翠儿你现在这看着。我过去一下。”

    “好的浩哥哥。”

    行到小吃摊前,王浩观那翩翩公子剑眉星目身材修长面容白净,顶多不过二十许。看来是个初涉商场的富二代啊,打定主意,便上前两步一拱手道:“这位兄台你好……小弟是那片炉子铺的东家,刚听闻俺家妹子说……”

    年轻公子闻言转头,急忙起身道:“正是正是,来来来,小哥先请坐,咱们详谈一二。”

    待两人坐定,年轻公子率先开口道:“小姓杨,杨延青,东京汴梁人氏,小哥贵姓?”

    王浩听到年轻公子姓名呃了一下,杨延青?杨家将啊?不过好像杨家将并没有叫杨延青的,杨延庆倒是有一个,况且现在杨家将的老太爷杨继业还在北汉呢。不去理会,答道:“小姓王,王浩。”

    “哦王兄,幸会幸会,小可近日奉家父之命外出行事,途经此地见这里的众多商家民户所使用的炭炉制的极为精妙,因此打听到王兄这里。”

    王浩一听,心想果然,这次要能好好运作一番,必能打开东京城的市场。

    于是赶紧开口将年轻公子的后半段话压了回去道:“哦杨兄!久仰久仰,杨兄说的没错,这炭炉正是小弟所创,此处只有小弟那儿有的卖,别无分号。”

    说着起身将他请到一边正炖着羊汤的煤炉旁,端掉上面的汤锅继续道:“杨兄请看,此炉小弟取名作煤炉,顾名思义,里面烧的非木炭,而是石炭,此石炭又称煤炭,因此取名煤炉。杨兄再看这里,此煤炉外壁用精铁打制,里面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填充物用以隔热,来,杨兄可以试一下看看,这里面炉火甚旺,而外壁并不太烫手。你摸摸。”

    说着,王浩用手掌在煤炉外壁触碰了几下。见杨延青也犹犹豫豫的用手指轻碰了几下,连连点头称是一脸好奇宝宝模样,便继续道:“这里面用特殊材料所制隔热层起到的就是这个效果,可以令炉内热气不易散发,让里面的煤饼子燃烧更持久,炉火也更为集中。”

    小杨公子已经完全懵逼了,一个炭炉而已竟也能说出这么多门道,这一连串的介绍已经让煤炉在他心中的地位瞬间高大起来。

    “杨兄再看这里,”王浩又将杨延青的目光引向煤炉下面的小孔,“此孔唤作风门,作用是控制炉内炉火的大小,请看,现在是完全打开状态,炉火最为旺盛,还能开一半,或者完全封闭,完全封闭的时候炉火为最小,因此消耗的煤饼也最为节省,如果新放一个煤饼上去,然后封住此风门,可以最大化煤饼的燃烧时间,最长可达三个时辰左右,取一水壶置于其上,随时都有热水可用,相当实用。”

    此时的小杨公子完全已经只有点头的份了,心想发了发了,将此炭炉贩卖到东京城去,绝对大卖啊,当下就打定了主意要尽可能多买一些回去到老爹的商号上贩卖。

    王浩见这商海菜鸟已经完全被自己带进去了,于是继续灌输道:“杨兄再看这煤饼,是将石炭细细研磨成粉,再加入数种易于燃烧又富有黏性的特殊材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易燃易储存易搬运的各种优点,且价格比之木炭要便宜许多,燃烧也更持久,搭配此煤炉使用,完全可以取代家中灶台,且几乎不占地方,可随时移动,不但省时省力,还大大降低火灾的发生,特别适合城中商户百姓人家使用。”

    一连串的解释夸赞煤炉的优点,王浩自己都觉得这煤炉是不得了的东西了。

    “大妙啊!王兄,你现在铺上有多少煤炉?我全要了。王兄尽管出价。”杨延青已经迫不及待了,恨不能马上就装上一车,回东京城给老头子瞧瞧。

    王浩心说,哼哼哼,坑已经给你挖好了,下面就是咱俩一块往里跳了。

    ……http://www.123xyq.com/read/0/590/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