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武侠 > 唐诗剑诀 > 章节目录 第316章 北伐·南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章节目录 第316章 北伐·南征

    朱棣大军继续前校

    王九仍在朱棣一侧护卫。

    按张辅的法,这御前带刀侍卫一职,从未听闻陛下下诏将此职解除,所以这王九仍需挂着此职。且老廖未曾跟随陛下出征,所以陛下护卫一职板上钉钉地需要王九承担;且在开战之初,张辅已任王九逍遥了好一阵子,此际回程,更需谨慎……

    睚眦回报,有残余蒙古骑兵不时窥探、尾随其后。

    朱棣大喜,让部队故意在渡河蛙丢弃辎重诱惑敌军,造成明军疲惫不堪的假象。

    残余蒙古骑兵果然上当,纷纷来抢明军丢下的物品。这实在是因为蒙古军物资太过匮乏。此时,早已在背后埋伏的朱棣又亲自率领千余名骑兵杀出,蒙古军惨败,自此再也不敢尾随明朝大军!

    朱棣率军占领胡山。

    永乐帝朱棣登山远眺,五十万大军蜿蜒自头望不到尾。王九、张辅紧随朱棣身侧。

    一时朱棣感慨万千道:“偿有闻,‘知命者,知己为所命,非虚生也’。皇位坐了八年,但始终觉得于战场上厮杀更为酣畅淋漓!”

    王九与张辅拱手低头而不言。

    凉风掀起了朱棣的战袍。朱棣手一挥,又笑道:“你们二人在安南之战,俺已留意许久,发现你们二人配合作战,实是相得益彰。实乃大明之幸。想来大明有你们二人,定可保得大明江山永固。”

    王九与张辅二人连忙谢恩。

    朱棣手一摆,示意不需多礼,他又思虑道:“安南至今未平,此番北伐之后,那沐晟就算了。你们二人再度携手罢!”路途之中,朱棣收到安南战报,安南之战势又陷入胶着状态之中!

    朱棣转身又面向山下自北方而归蜿蜒的大队,嘴中自言自语地嘀咕道:“假若有日,俺死于征途之上,亦是不枉此生……”

    张辅未曾听清,但以王九的耳力,却是清晰地听到朱棣的自言自语。

    王九瞬间全身一征。一侧的张辅看着王九,疑惑的眼神,似乎在问:陛下什么?

    王九摇了摇头,示意过后再与张辅道。

    王九叹了口气,隐隐觉得这朱棣此话并非一个好兆头,弄不好为一语成谶。

    但此刻的朱棣却非如此以为。在朱棣看来,茫茫大草原,却是自其年轻之时便纵马于此,而自己数十年的征战生涯,大多于此苍茫的草原之上……假若马革裹尸于此,亦是自己的宿命。

    这却是朱棣随口的肺腑之言。

    朱棣一直在胡山之上站立了半晌。

    随后,朱棣命人在此立碑记载功先过目与警示敌人:“瀚海为镡,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

    回师途中,再次来到清流泉,朱棣又命人刻石碑:“于铄六师,禁暴止侮。山高水清,永彰我武。”

    鞑靼部落遭此打击,再也无力组织起有效的反抗,伟大的黄金家族就这样悄声无息地陨落……

    本雅失里逃至北边,一年后被瓦剌部落首领马哈木收拾,终于殒命。

    此后,到处流窜、疲惫不无功而返鞑靼丞相阿鲁台也主动归顺称臣,被朱棣封为“和宁王”,但他最终也死于瓦剌部的刀剑之下。

    这便是一直不甘心臣服大明、鞑靼丞相的下场,他期望拯救蒙古,但却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永乐八年(1410年)六月,朱棣班师回至北京,在奉殿接受群臣朝拜,庆祝此次胜利。此次出兵五十万,征伐半年,歼敌共计万人。

    朱棣暂时放下心来,蒙古暂时闹腾不起来了。但很快便证明这亦只是其一厢情愿。鞑靼被剿灭,另外一支原本对大明俯首称臣的蒙古势力瓦剌部落却偷偷崛起,躲在一旁暗处冷冷发笑……

    永乐帝朱棣又重新将目光投向大明的最南方。

    持续太久的战争,很容易成为一个泥潭。

    安南战争,最终也是陷入了这种状态。

    这场由朱棣设立交址省所带来的后患竟然持续了如此之久,这是他所未想到的。但皇上就是皇上,皇上无错,为维护皇上的权威,明朝大部队再次开始对安南的征讨。

    领兵的自然是张辅莫属。而那王九,早被朱棣一脚踢去安南,连北京城都未让王九进入。

    势力强大的大明,认为应该狠狠地教训安南。如果谈判可解决问题,不动用部队,自然是再好不过。但行伍出身的朱棣,首选武力镇压!

    永乐九年(1411年),张辅再次被派至安南,与早已至安南的王九再次汇合,并肩作战。

    此时的朱棣已特别信任张辅与王九。他觉得既然张辅在南作战取得过胜利,那安南这地方派其去最为适宜。

    而为何朱棣要对北方亲征,对安南却如此放得开?这着实与朱棣的经历有关。

    朱棣自年轻之时就一直在北京,对北方蒙古习性较为了解,而且蒙古残余势力为元朝旧班底。明朝政权是在推翻元朝基础之上建立,最怕元朝势力死灰复燃,所以格外重视;蒙古残余势力确实也越来越强大,朱棣方且会亲征。

    而更重要的是,朱棣喜欢打仗。他不喜坐于朝堂之上……

    而安南则不同,它只不过曾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国,从来没有掀起过风浪,安南的级别远远达不到御驾亲征的程度。这种情况之下,派张辅再为适当不过。

    张辅原本在永乐七年(1409年)就将安南大部队叛乱平息,只留下“侄皇帝”陈季扩带兵退守乂安苟延残喘。朱棣北伐,便将张辅调回北方战场。

    而来也怪,这张辅一走,陈季扩便发起反攻,沐晟再次大败。

    在胡山之上,朱棣便接到沐晟大败的消息。可败归败,但大明一日不撤军,安南亦是一刻不得安生。

    事情就是如此,同样的安南,同样的大明军队,张辅一打便胜,而沐晟却一败途地……

    朱棣在北方大胜而归,心情绝佳。

    安南陈季扩乘着朱棣心情绝佳时,尽好话,希望朱棣能大发慈悲,册封其为王。

    朱棣当然明白安南陈季扩的心思。这一次,朱棣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不再另外委派明朝官员,而是直接册封陈季扩为交址布政使----这却是一省之长!

    善玩手段的永乐帝朱棣,这次是否可称安南陈季扩之意?且听下回分解!http://www.123xyq.com/read/1/1471/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