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官场 > 许大人官场实录 > 章节目录 第129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章节目录 第129章

    晃晃脑袋,许哲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思绪甩出脑海外。看着灯光下映衬的有些发黄的白纸,许哲醒醒神,郑重的在白纸上写下几个字:湖书院未来规划与发展建议。

    没错,这就是许哲准备给老房或者准备给赵太守的年度大礼。如果认识老房之前许哲还有些懵懵懂懂,但是这几个月的相处下来,许哲很容易的了解老房和赵太守或者湖书院和赵家之间的恩恩怨怨。

    现在双方对于湖书院的实际拥有权,已经撕破了脸面,许哲既然已经选择了湖书院,选择了儒学,就干脆一条道走到黑,为权者,最是忌恨墙头草。本来许哲的打算是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一方面不会引起赵家的激烈反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老房的支撑。

    只是没有料到,这里还夹杂着一个‘玻璃心’的赵太守,宁可承担被家族责骂的后果,也要玉石同焚,把许哲搞下去。根据收到的信息,许哲很清楚,不出三个月,赵家必然会有手段。这对于现在羽翼未丰的他来,实在是场灾难。

    老房的性子许哲知道,只要自己向他求助,老房必然会倾力相助。只是老房毕竟已经脱离政治中心很久,人走茶凉,而且依着老房的性子,在朝中还有多少手段还尚未可知。因此这种关系许哲未来大事的事情,不可以完全把宝压在老房身上。

    许哲瞄准的,是隐藏在老房身后的儒学领袖:礼部尚书李泽源。

    而投名状,则是李泽源肖想已久的湖书院。

    这句话出去有些猖狂,但是对于许哲来,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至少自己这份建议撒出去,可以想象,李泽源对于湖书院的控制力度绝对会大增。规划的好,湖书院尽收囊中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可惜了,若自己背后了家族或是集团支撑,这封投名状无疑可以做为和李泽源交换的一张重要牌面。也好过现在,以下献上,受制于人。

    许哲点点了手里的满是墨宝的纸张,终究有些不得志。

    因为之前培训班的热议以及形成的良好结局,完全可以看做一次成功的试验田

    再生之鬼道长。而湖书院的改革,也将围绕这个进行,把这个目前湖书院最大的优势发扬光大,甚至划分成整个大明朝书院中的另类。

    没错,许哲要打造的,是职业学院版湖书院。大明朝开国至今不过短短百年光景,从战乱中逐渐恢复的百姓尚且还在贫困边缘挣扎,更不用精神文明建设了。也因此,大明朝现在对于读书饶缺口异常巨大。

    不止是官员手下真正做事的文吏,典书稀缺,便是普通商户家里的管事,账房,甚至包括开门看帖子的门房,都是稀缺品种。源远流长的世家豪门不存在这种风险,每次战乱,都是他们大肆收敛仆役护卫的时候,只要一个馒头一把铜子,就能换得一个潜力无穷的孩子或是一个正值壮年的勇士。

    真正有需求的,是那种战后才起来或者凭借战争站起来的家族,也就是俗称的暴发户。因为年限太过短暂,或是原先没有想到,等到想要的时候才发现,懂行情,懂礼,能够拿得出手的人实在太少。

    请先生把,得了自己心意的,信得过的一时半会的还真找不着。不请吧,自己拿出手又总是被笑话。纠结来纠结去,不自觉就成了同类群体中被嘲笑的那个。而许哲针对的,就是这种人选。

    当然,湖书院,湖书院,真正让湖书院立足的永远是科举。所有的职业,培训,都是辅助。是许哲对于官场,对于大明第二阶层的缓慢渗透。而当下许哲要做的,便是把职业学院版湖书院和科举版湖书院彻底划分。也就是俗称的:内院和外院。

    在许哲的建议下,湖书院的改革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实施。

    首先,入学制度。但凡书院,总不是那么好进的。即便是富豪如夏家,嫡系子孙想要进入湖书院,少不得也要过过流程,走走手续。当然,像是这种积年的家族,对于子孙的教育总不会太差,而对于真正的纨绔子弟,书院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教授流程。

    而许哲要做的,就是大跨步敞开书院的大门。或者,敞开外院的大门。一直以来,书院对于外界的人群,总是保持着一副高冷的姿态。像是湖书院这种偏安一隅的还好一些,像是之前许哲求学过的通达学院,因为久居江南,学子基数众多,更是保持着高高的姿态。

    许哲入通达学院之前,早就五岁启蒙,在乡间私塾堵了五年的书。这还算是少的,有些人究其一生,都没有被书院录取过。当然,这种人也必然是科举场上的失意者。简而言之,书院只招收有潜力可以进行科举甚至有很大潜力可以中举及第的人。

    而对于那些一看就有危险或者希望不大的人群,书院向来是保持高冷的态度,淡淡的拒绝。当然,若是家中权势鼎盛,花上个几千金硬砸进去,书院也不介意,只是在最后结业后,那些先生会不会承认你是他们的学生就尚未可知了。

    湖书院也是一样,只是相比其他书院高昂的束脩,湖书院则更加人性化一些。有些极负潜力但是家境贫寒的学子,老房总会适当的减免,甚至自己贴补进去。而一些年幼却聪慧异常或是于学业上有一技之长的譬如王金这种人,也能在书院找到自己的位置。

    即便如此,书院整体对于招收的学子也是异常严格的。前几年甚至有大家放出豪言:下举子皆出我瓮。意思便是只要科举及第的举子都是书院出身,可以想象,书院对于科举的看中性。

    而许哲要做的,便是打破这个事态。将有能力识字却没有能力真正科举及第的这部分人利用起来,增加他们入院求学的几率。

    大明朝现在已经进入缓步发展期,有太多偏安一隅的地主,商户,军户,家中有些散钱,可以支撑的起家中子弟读书的费用,但是苦无入学无门,最终只能放弃或是在乡间院秀才开办的启蒙班里简单读个几年便罢休

    女配皇妃前规则。

    对于这群人来,缺的不是银钱,而是一个求学的机会。

    湖书院大可大开方便之门,只要有银钱,便可以入学求学。针对这些地主阶级迫切想要进入上流社会的心愿,只要可以取得进展,银钱无疑不是问题。而培训结束的学子,经过湖书院这双大手的指挥,大可以散往全国各个位置上去。

    像是之前培训班结束后的各色账房,书吏,对于那些没有能力自我培训,或者需要耗费时间进行长期培训的,都可以便捷式的接收。因为学院在培训之初,就已经针对学子的意象和各自的脾性进行分类,因此一旦培训结束,就可以立即上岗,毫不耽搁。

    甚至针对各自的需求,学院也可以提供特色培训服务。

    比如针对门房,完全可以提供大明朝廷官职称谓一览表,名帖信函大致理解信息培训,让他们真正了解所有接待人物的来源事项;针对跑腿的外管事,也可以提供大明衙门职责流程表,各部各位书吏权责分析培训,让他们办事的时候心中有底,有章可依。甚至针对那些目不识丁的老爷,湖书院也可以适当的教授一些古玩鉴赏,诗词雅颂,至少保证在和某些阶层交往时可以有话可,至少不会太过坍台。

    更不用针对账房,针对书吏谋士之流,都可以安排相应的先生进行教授。湖书院不,里面当过官,做过实事的零零碎碎还有不少,完全可以利用各自所长,突击性的有针对的进行培训。

    当然,外院招生的大范围扩大所代表的必然是内院招生的大幅度缩。每年湖书院可以定点定时对于内院学子进行选择录取,无论是外院的学子,还是私塾出身的其余人员,只要感兴趣,都可以自荐考取。而内院,各种要求规矩完全可以大限度拔高,毕竟针对内院,那就真是大明官场预备班了。

    在许哲心中,甚至希望内院每年录取的学子越少越好,最好保证每一个录取的内院学子都有百分之一百的及第几率才校饥饿营销不用怕,最好是一次性打响湖书院内院的招牌。若是有一批湖书院出去的考生集体中举,那再大明官场来无疑是个惊地震。

    以不断扩大的外院养育人口稀少的内院,不仅可以保证内院学子有充分的机会享受到各种所需要的教育,甚至可以一步步实现内院的全额免费,包括增加各项补贴,以及所有房公想要施展却苦于没有机会的措施都可以在内院逐一施展。

    毕竟受众了,再怎么补贴,都不是什么大事。

    而等到内院的学子出仕为官以后,则可以反哺学院,成为湖书院的有力支撑。以现在湖书院每年录取十余饶及第比例,内院学子的总体人数大可控制在百人以下,每年选择性招收十余人,以资质最佳为唯一招生标准,同时择选优质教授资源进入内院,针对性的进行培育。

    一旦内院学子中举,甚至不需要再做什么,每年源源不断的中举学子都会持续性的带动湖书院的行情。毕竟从人性上来,一个难以考取但是考取后有三层及第把握的书院和一个考取异常艰辛但是考取后有九层及第把握的书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这些源源不断的及第学子,则是书院挺立的坚强支柱,也是最为忠贞的‘湖书院派’。甚至因为学子稀少,湖书院出去的官员以后不得关系更加紧密。

    毕竟:物以稀为贵。http://www.123xyq.com/read/2/2743/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