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N次元 > 我的父母重生了 > 章节目录 第157章 文青的钱好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章节目录 第157章 文青的钱好赚

    校外的一家KTV。</p>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p>

    习武之人切记仁者无敌</p>

    是谁在练太极风生水起</p>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p>

    秦熙明唱了一遍周董的《双截棍》。</p>

    这歌可真算是火遍大江南北,从2001年《范特西》这张专辑之后,大陆的年轻人就认识了这位乐坛绕不过去的人物。</p>

    周董也很爱国,曾经说弯弯是个省,那边还曾经掀起过一阵抵制运动,可惜抵制不了,因为他说的是事实。</p>

    “秦哥,怎么不唱情歌了?”,李江河笑道。</p>

    “换换风格”,秦熙明抓起一把桌子上的小食,说道:“你不上去来一首?”</p>

    “我这嗓子,还是老实听歌吧”,李江河摇摇头。</p>

    靳伯容这时候拎了一提啤酒,放在桌子下面,“老秦,江河,咱们三个稍微喝点。”</p>

    今天这局,就李江河,秦熙明和靳伯容。</p>

    给陶树波送完茅台之后,李江河一下子想起来,这新学期开始自己还基本没怎么找过秦熙明和靳伯容。</p>

    以前他们也或多或少帮过李江河,总不能李江河这一翻身把歌唱,就把以前的朋友都丢了吧。</p>

    三个人里秦熙明是最洒脱的,他就是这么个浑不在意的性格,每天搞搞艺术得过且过。</p>

    靳伯容多少有些世事无常之感。</p>

    他一开始接触李江河还是因为陈宇。</p>

    陈宇在阮湘那里吃了瘪,靳伯容犹豫要不要出于所谓的哥们义气也好,利益交换也罢,给李江河一点小鞋穿。</p>

    幸好没给,这谁能想到仅仅半年功夫,就攻守之势异也,李江河展露出来的“实力”,简直是一天一个样。</p>

    不是陈宇家境不行,是李江河这翻身速度也太快了。</p>

    尤其是有时候李江河把保时捷停在江上人家,虽然他不说,而且他也没想到有人通过包间的窗户能看见那车,毕竟停车的后院平时是锁着门的,顾客止步,但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有好事的看出来这车的型号,直接发到了校园论坛上。</p>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李江河的车。</p>

    “来,我敬两位一杯”,李江河在他们面前也用不着拘谨,随手倒了一杯,“客套话也没必要多说,我就先干为敬了。”</p>

    李江河一仰头,喝干净了。</p>

    三个人喝进去差不多四瓶的时候,李江河推辞不过,唱了一首《情非得已》</p>

    “难以忘记初次见你</p>

    一双迷人的眼睛</p>

    在我脑海里你的身影</p>

    挥散不去”</p>

    这歌的作曲者挺有意思,叫汤小康,是个弯弯人,为哈林,华仔,SHE,动力.火车的歌都作过曲,追求梦想是因为父亲鼓励了一句:“有梦就要去追”,也曾七个月付不出房租,最后还上过中国好歌曲。</p>

    “你可真没谦虚啊”,秦熙明吐槽道。</p>

    “唱的一般,一般”,李江河不好意思地喝了杯酒,转移了话题,“我听说你搞了个摄......啊不,纪录片协会?”</p>

    “对啊,怎么,江河你有兴趣加入?”,秦熙明拿脚后跟想也不觉得李江河会进纪录片协会。</p>

    他可是知道现在李江河连学生会都不怎么去了。</p>

    “我还是算了”,李江河有点好奇,“你们平时都干些什么?就是四处拍拍?”</p>

    “那就追求艺术,艺术!”,秦熙明不满道:“四处拍拍也太没格调了。”</p>

    “那有什么作品吗?”,李江河笑道。</p>

    旁边靳伯容也忍不住笑了一下。</p>

    “就,哎”,秦熙明挥挥手,“就一点短片呗。”</p>

    纪录片看着比话剧还高端,相当多的学生连电脑都没有,更别说后期剪辑了,何况还要用相机。</p>

    专业摄像机可不是普通家庭玩得起的。</p>

    所以一开始不少学生图个新鲜,加了秦熙明的纪录片社团,但是真要搞个活动,那确实是没人。</p>

    “秦哥,要不给我看看你的短片?”,李江河脑子转了转。</p>

    “江河,你这就有点过分了啊”,靳伯容“仗义执言”。</p>

    “看看就看看,真当我一点东西没有?”,秦熙明已经把视频转入电脑了,他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因为周末了,他一会准备回家,就没把笔记本扔学校。</p>

    秦熙明展示的是一段在食堂的短片。</p>

    挺枯燥,就是完全纪实了中午吃饭高峰期的学生拥堵。</p>

    “嘶”,李江河表情抽搐了一下。</p>

    这也太枯燥了。</p>

    不过即便以李江河这个外行的眼光看,秦熙明的各种光线,节奏感也是很不错的。</p>

    画面让人舒服。</p>

    “你这,秦哥”,李江河皱了皱眉头,“不能拍点有剧情的吗?这食堂吃饭天天看,没意思啊。”</p>

    “纪录片,不纪实,那还能叫纪录片?”,秦熙明喝了口酒,“我这过几天还有个比赛,没想好拍什么呢。”</p>

    这种纯粹写实的纪录片,按照比尔·尼克尔斯的观点来讲,属于阐释型纪录片,简单的说就是端着相机除了拍啥也不干。</p>

    他的着作在七、八十年代就被翻译过来了,在米国算是大学必备吧。</p>

    “要不,秦导,你来拍拍书店?就是那个之前在咱们学校门口不远的先行者书店”,李江河灵光一闪,“秦导,你觉得怎么样?”</p>

    “秦导觉得不怎么样”,秦熙明“啪”的一下把电脑合上。</p>

    “诶,你正好要去比赛,不如拍拍书店,也有意思”,李江河想让秦熙明拍个短片,然后上传到网上,当然,是在秦熙明参评完,全当是搞宣传了。</p>

    免费劳力,不用白不用。</p>

    之前钱华就提到过想弄一个小宣传片,挂在论坛上。</p>

    这是种不错的营销方式,尤其是这种文艺性质的,能骗不少文艺男青年和女青年。</p>

    文青的钱好赚啊。</p>

    秦熙明也算是文青之类,这不就能当免费劳力?</p>

    而且应天此时有一个很牛逼的论坛)——西祠胡同。</p>

    它首创于1998年,是华语地区第一个大型综合社区网站,21世纪初,也很是辉煌过,可惜繁华落幕,现在都基本没人知道了。</p>

    不过在2001年,它的风头还是很盛的,尤其是应天本地人用的多,做宣传的店也不少。</p>

    基本是些软广告。</p>

    软广告,以海底捞刚起来的时候为例,报纸一顿报道他的贴心乃至非常规服务,比如借钱给顾客去付房子首付。</p>

    不直接宣传他们的火锅有多好吃,反倒从服务入手,搞出好几个爆点,这营销绝了。</p>

    还引起一堆企业跟风,尤其是餐饮界,但是学者生,似者死,早去餐厅听见服务员在那里扎堆喊口号,还挺难受的。</p>http://www.123xyq.com/read/2/2905/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