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历史 > 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 第113章 十一岁生日,今非昔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十一岁生日,今非昔比

    朱标在徐达家吃了顿午饭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趟中书省,和朱元璋商议种痘之事。

    朱元璋听说了此事,当然十一分欢喜。

    很简单的道理,朱元璋本来就是对血缘极其重视的人,而他的家人就是因为一场大瘟疫相继去世的。

    如今,朱标拿出了一个可能永远解决痘疮的方案,他能不高兴吗?

    还有最关键的,连徐达这样公忠体国的人,都对子嗣如此重视,更何况其他人?

    毫无疑问,如果牛痘之术能成的话,朱家的威望真是打着跟头的往上翻!

    尤其是现在,朱元璋已经称吴王了,接下来的一步,就该称皇帝了。有一个巨大而现实的问题,摆在朱元璋的面前,韩林儿怎么办?毕竟,朱元璋曾经向韩林儿称臣!

    朱元璋总不能告诉天下人,这天子之位是兵强马壮者为之吧?最好的叙事手段,就是告诉天下人,他朱元璋天命所归,应为天子。

    那证据呢?

    证据呢?

    说朱标出生之时,拨云见日,谁看见了?

    说朱标体生暗香,能让所有人都闻闻?谁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的?

    现在,这种痘之术,完全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地!

    让天下人永远不染痘疮啊!

    这是人人看得见、摸得着,还可以惠及子孙后代的好处!

    千百千年,只有他朱元璋赐予的好处!

    这不是奇迹,还有什么是奇迹?这不是天命所归的实证,还有什么是天命所归的实证?

    “嗯,即便一切如标儿所言,这牛痘之术,推行的非常顺利,怎么也得是三四年之后,才能基本成功了。那时候,咱也应该把张士诚消灭的差不多了,整好登基做皇帝。好!标儿今天这牛痘之术献得真是好啊!不但好,而且真是时候!简直是,咱想瞌睡来了枕头,饿了整好来顿上好的酒席。”Ъiqikunět

    朱元璋越琢磨越是欢喜,

    隐隐约约间,他都觉得,这世间真有天命这种东西。天命赐给了自己这么一个好儿子,天命让自己父子二人做皇帝。

    “标儿啊……”朱元璋道:“再过仨月,就是你的生日了,你准备怎么过?”

    朱标道:“往年怎么过,就怎么过呗。今年,有什么不同吗?”

    朱元璋道:“当然不一样了。其一,今年你就正式满十一岁了,是个整数,应与往常不同。其二,今年是咱登基为王的第一年,也是你为吴王世子的第一年,更应与往常不同。”

    “那父王的意思是……”

    “如今我吴国大军主力,依旧征战在外,大操大办当然不可能。但是,咱可以借为你庆贺生日的名义,向天下人颁布三道旨意。”朱元璋道:“咱要告诉天下人,不但在咱出征在外的时候,你能替咱处理国政。就是咱在朝廷的时候,你也可以分享咱的荣耀!”

    毫无疑问,这三大旨意,是朱元璋要施恩于天下。

    朱元璋不用自己的名义,而是用为朱标庆祝生日的名义,那就是将君王的荣耀,与朱标分享!

    ……

    ……

    时光似箭,眨眼间朱标的十一岁生日到了。

    “臣等恭贺世子寿诞之喜,世子万福金安,福寿绵长!”

    呼啦啦~~

    数百文武大臣,齐齐大礼参拜,向朱标祝贺寿诞之喜。

    “免礼!诸位爱卿平身!”

    “谢世子!”

    诸大臣这才起身。

    朱元璋道:“今日既是世子的十一岁生日,又是咱称王之后世子的第一个生日,理应庆贺。咱和世子商议了一下,决定颁布三大旨意与诸位爱卿,乃至天下人同乐!标儿!”

    “在!”

    “现在,就把这三大旨意,向天下人宣读吧!”

    “遵旨。”

    朱标答应一声,手拿一卷黄陵圣旨,高声宣读:“国家兴旺,首在得人。贤才来归,必以官禄养之。然则,官禄之一丝一毫,皆民脂民膏也。如何民力堪用,而官吏又足以养廉,孤深忧之……”

    很显然,朱元璋这第一道旨意,就是制定吴国各级官员的俸禄。从朱元璋下旨让全国官吏上书言俸禄之事,到现在足足有半年之久,也该定下来了。

    正一品九百石!

    从一品七百五十一石!Ъiqikunět

    正二品六百石!

    从二品五百石!

    ……

    正五品一百八十一石!

    从五品一百六十一石!

    ……

    正七品八十一五石!

    从七品八十一石!

    正八品七十一五石!

    从八品七十一石!

    正九品六十一五石!

    从九品六十一石!

    要不怎么说,朱元璋是千古第二明君呢。

    在历史记载中,他给官员们定的俸禄,结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其实是相当准确的。

    最终全国官吏共议之后,与在历史记载中,他定下的俸禄大差不差。高级官员和他历史记载中是一样的,包含七品官在内的低级官员比历史记载中略微多了一些。

    而且,必须说明的是,明代的“石”和汉朝的“石”,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明朝一石,相当于后世的一百八十一多斤。

    汉朝呢?一石相当于后世的六十一斤左右。

    所以,汉代的一州刺史的俸禄,和明代的二品大员差不多。

    所以,别以为,汉代一州刺史就两千石了。明代一品官才九百石,就是明代的俸禄太薄。

    明代的官俸相比汉代是不高,跟宋代更是比不了,但差距到不了离谱的程度。只要能严格执行,是能够保障官员们体面生活的。

    “遵旨!臣等谢王上隆恩,谢吴王隆恩!”

    朝廷官员们高声谢恩,大多数面露喜色,对这个收入非常满意。

    道理很简单,以前大家在朱元璋手下做事,一个七品官,也就是四十一石大米。

    现在可好,八十一五石!

    足足增长了百分之百以上,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另外,近百年的元朝统治时期,并没有定期举行科举,文人们也就没有稳定的上升通道。读书人的地位,也就略好于乞丐而已。就算他们当了官儿,那待遇也不怎么样——元朝也是薄俸制,不但薄俸制,这微薄的俸禄里面,还会有一些根本就花不出去钞票!筆趣庫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近百年的元朝,早就大大的打压了文人们的心理预期!

    不得不说,朱标今天宣布的俸禄,比大多数人心目中所预测的,还要略高那么一点点。

    当然了,也仅仅是高那么一点点而已,群臣只是面露喜色。真正让大家非常高兴的,还是第二道旨意。http://www.123xyq.com/read/5/5469/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