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历史 > 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 第170章 文人无耻,朱标的手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0章 文人无耻,朱标的手段

    “士诚小人也”,这五个字,出自《孟子》学记·公孙丑下·尹士章。

    孟子当然不可能未卜先知,知道后世有个人叫张士诚的。

    这句话的原话是: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筆趣庫

    这里的“士诚小人也”,如果再详细断句的话,就是“士,诚小人也!”

    也就是说,这个叫尹士的人,说自己误解了孟子,就是个小人。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只是“士诚小人也”的本来出处。《孟子》,四书五经之一,儒家弟子的根本书籍!

    谁能说,那些文人们,给张士诚起这个名字的时候,不是借着这句话,在骂张士诚呢?

    就算是提议的人没那个心思,没想到此事。那么,其他人呢?莫忘了,士诚这个名字,是所有文人共议而取的!

    所有文人都没想到?

    这说得过去吗?

    还有最关键的,张士诚顶着这个名字,顶了十来年了!他对多少文人礼贤下士过,给过多少文人高官厚禄?

    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提醒张士诚呢?

    公允地说,那些文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顾忌。比如,张士诚都叫了这么多年了,再去改名,不等于是认了‘士诚小人也’的名头,贻笑大方吗?不过,话又说回来来了,为什么,连个提醒张士诚的人都没有呢?让张士诚现在还蒙在鼓中!

    这至少可以说明,文人们对张士诚的效忠,是非常有限度的!

    张士诚如果是曹操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也就罢了。

    问题在于,他不是!

    他对武将们讲义气,对文人们同样讲义气!

    别说给张士诚做官的那些文人了,就是不给张士诚做官,只要有些名气,就可以去张士诚那里打秋风,得到钱财的馈赠!

    结果,就这?

    文人们就是这样回报张士诚的?

    张士诚凭什么说,他能得文臣武将的忠心啊?

    他心中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已经被全然击垮!

    他能不完全破防吗?

    “原来,我张九四,自从建国那天开始,就……他娘的是个笑话啊!”张士诚满面苦涩,道:“行了!朱重八!我承认,我不如你!至少,没有文臣敢于如此戏弄你!就算戏弄你,也会被你这个好儿子识破,死无葬身之地!你……你赢了!你杀了我吧!”

    言毕,他满面颓然,低下头去,闭目待死。

    朱元璋现在,则别提多高兴了。

    很简单的道理,今天如果,没有朱标在场,朱元璋能把张士诚怎么样?不过是将张士诚杀了罢了。然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张士诚本来就是但求速死,朱元璋这么做,岂不是正中了张士诚的下怀?算不得多么得意!

    现在,朱标在场!

    随随便便拿出一本《孟子》来,就让张士诚破防,承认不如朱元璋!

    杀人诛心!

    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好!

    当然了,与此同时,朱元璋心中也隐隐有些忌惮,对文人心思的忌惮!

    士诚,多么好听的名字啊!

    谁能知道,表面上那么好听的名字后面,有那么龌龊的文人心思!

    如果文人们用类似的办法,对付朱元璋,真是让朱元璋防不胜防啊!

    “带下去!”

    张士诚认输,但求速死,朱元璋反而不想得杀他了。挥了挥手,命侍卫将张士诚带走。

    “是!”

    侍卫们重新绑了张士诚,带出殿外,殿内又只剩下了朱元璋和朱标二人。

    “士诚小人也!士城小人也!要不是你提醒,老张就算今天被咱砍了脑袋,也得做个糊涂鬼啊!”朱元璋微微摇头,心有余悸地道:“咱现在,真是觉得,那些文臣们心思太多、太阴、太毒!比那些骄兵悍,要难管束得多啊!”

    朱标道:“父王天纵英才,文臣们兴许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但是,绝不可能,如同对待张士诚一样,如此此恶毒地对付父王。”

    “哼,那可未必!对了,昨夜拱卫司的秘报,你还没看过吧!”

    说话间,朱元璋将一份秘报递了过去,道:“你看看这个!可恨!可恼!咱竟被那姓张的耍弄了好几年!”https:ЪiqikuΠet

    “这是……”

    朱标接过那秘报,仔细观瞧,但见上面是拱卫司指挥使叶春,亲自写的条陈,并且附上了一份证据。

    这条陈,是弹劾如今吴国的参知政事张昶的。

    张昶本来是大元的户部尚书,奉王保保之命,出使朱元璋。朱元璋觉得张昶是个人才,干脆把他留下为吴国效力。

    张昶既是进士出身,又是大元的高级官员,对于律法、刑名、礼仪,乃至于朝廷的正规化运作之事,是非常熟悉的。他确实为吴国朝廷的正规化,出了不少力,立了不少功。如今,张昶已经官居“参知政事”之职。在吴国的文官序列里,仅次于李善长,还在刘伯温、朱升等人之上!

    然而,朱元璋一直隐隐觉得,此人有些别扭。

    比如,刚开始,张昶总是劝朱元璋既然已经富贵,就要大兴土木,及时行乐。朱元璋以为,张昶只是有拍马屁的臭毛病而已,虽然依旧生活简朴,但也没有深究。

    后来,张昶又改弦更张,主张朱元璋用严刑峻法对待军民百姓。朱元璋以为,张昶是刚开始的献计没被采纳,才揣摩帝心,如此献计。所以,尽管没有采纳,依旧没有深究。

    然后呢?张昶就开始称病,不怎么参与朝政了。后来,干脆宣称病入膏肓,想要落叶归根,死在北方老家。

    整好最近,王保保派了一个使者来,管朱元璋要人。朱元璋干脆决定,满足张昶最后的心愿,把张昶放回去,叶落归根。

    然而,也正是在这时,拱卫司秘谍在张昶的书房里,找到了张昶写的一本书稿。

    张昶在那书稿的书背上,写下了八个表明心迹的大字:身在江南,心在塞北!

    换言之,张昶表面上对朱元璋恭顺,实际上一直效忠的是大元朝廷!他给朱元璋出的那些馊主意,都是故意为之!只是朱元璋足够聪明,一直没上当罢了。

    朱元璋得知此事之后,当然愤怒异常。

    好死不死的是,今天朱元璋提审张士诚,又得知了文人们对待张士诚的阴毒手段。

    两个阴谋几乎同时被发现,能不让朱元璋对文人们深深忌惮吗?

    朱标道:“所以,对于文臣,咱们要有足够的监督手段!”

    “足够的监督手段?那张士诚的名字一事,可是几乎所有文人,都沆瀣一气,到底该如何监督呢?难道标儿你……真有什么惊天妙计?”

    https:ЪiqikuΠethttp://www.123xyq.com/read/5/5469/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