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历史 > 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 第413章 定缅奇计,西部淘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3章 定缅奇计,西部淘金

    紧赶慢赶,终于,在洪武七年的除夕那天,八十七辆满载着缴获的旗帜、印信,乃至于黄金、白银、珍珠、玉石、麝香、象牙、牛黄、沉香木等战利品的大车,驶进了南京城。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朱樉请示如何处置云南乃至于缅甸善后之事的奏章。

    “大理段氏倒是好说。他们主动归降,有功无罪。就如此陈友谅的陈家一样,任由大理段氏在段家的府库中挑选财物,能拿多少就拿多少。然后,全送往南京安置吧。整个大理,也改土归流,用朝廷流官治理。”biqikμnět

    朱元璋用汤匙取了一勺百花蜂蜜,一边慢慢品尝着,一边说着对大理段氏的处置。云南四季如春,百花盛开,蜜蜂采百花而成蜜,质量最佳。朱樉送回来的战利品中就有这百花蜜,真是一片孝心了。

    不过,朱樉再大的孝心,也解决不了,现在朱元璋面临的难题。

    朱元璋微微皱眉,道:“最难的,就是麓川的思伦法和缅甸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好处置啊!”

    “父皇英明!”

    朱标拿了一支玉钗随手把玩着,道:“东北、高丽,都不算难处置,朝廷移民即可。移个一两百万人建集体农庄,华夏的根也就扎下了。难的是,这大理再往南……气候酷热,瘴疫甚多,调了军队过去,就算不打仗,一年也能损个一两成。咱们能在当地驻多少兵?驻的少了,意义不大。驻的多了,朝廷的压力太大。对于普通华夏百姓来讲,南边就更是畏途,不敢进行移民了。”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当初大元占领缅甸部分地区,设了个缅中行省,结果不到四年就行裁撤。实在是,打胜仗容易,长治久安却难。人家缅人往老林子里面一躲,瘴疫甚多,毒虫、蟒蛇、蚂蚁、毒蚊遍地都是。不熟悉本地情形的人,别说打仗了,进去了就出不来。所以,大元朝廷实行的就是以夷制夷,也就是用麓川治缅甸之策。麓川,就是大元的平缅宣慰司。麓川的当家人,也就是大元的平缅宣慰使。大元治麓川,麓川治缅甸。问题是,这个局面,咱们大明能接受吗?”

    不得不说,大元在云南的统治,不能算不高明。

    比如对于缅甸吧,气候潮湿闷热,热带雨林众多,气候和华夏差距太大,根本就没办法维持长期的驻军。

    所以,大元朝廷最终采用的,就是用麓川(后世的云南丽江附近)的土司势力,控制缅甸。

    那么麓川,愿意不愿意听不听大元朝廷的呢?

    当然不愿意听了,人家也是有十几万大军的,更是有野心的。毕竟,那是曾经建立了“大卯国”的存在!

    所以,大元就是要揪着这“大卯国”揍。虽然有胜有败,但大致上,还是胜多败少。

    “大卯国”呢?非暴力不合作,大元对他们暴力几次后,也就合作了。所以,麓川势力一方面臣服大元,一方面控制着缅甸。与此同时,也算帮大元间接控制了缅甸,维持住元朝老大的身份。筆趣庫

    这个局面,大元也不算不能接受。

    现在,大元没了,球踢到了大明的脚下。

    如果大明延续大元的办法,也不是不行。比如现在,人家麓川的思伦法就派兄弟来称臣纳贡了嘛。只要朱元璋点头,就能继续按照老规矩办。

    不过,如果明朝野心甚大,要将麓川乃至于缅甸,彻底纳入掌控之中,可就不好办了。

    比如说,打不打麓川?真把麓川消灭了,缅甸没了太上皇,可就抖起来了。

    那就不能继续进攻缅甸吗?

    缅甸的气候,中原部队实在难以长期驻扎,移民更是困难。所以,缅甸即便打下来,也意义不大。

    什么?派遣藩王治缅甸?藩王手下也得有足够的兵马作为基本盘,维持统治不是?如果不惜代价驻军……以大明的国力,恐怕猴年马月才能统一寰宇。那还不如留着麓川熟门熟路地控制缅甸,大明攻占其他容易控制的区域呢!

    必须说明的是,在历史记载中,大明还真把麓川灭了。

    大明从正统六年,到十四年历时九年之久,出动几十万大军,甚至联合缅甸人,对麓川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征讨,基本上把麓川势力消灭了个七七八八。

    但这样做的效果,其实并不太好。

    其一,大明在麓川之消耗了太多的实力,间接导致了一年后土木堡之变的惨败,大明由盛转衰。

    其二,麓川完蛋了,缅甸抖起来了。原本的缅甸,一分为三,三个王朝互相攻打。这三个王朝,都受麓川这个太上皇的控制,基本维持着均势。麓川完蛋,权力出现真空,缅甸一统,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对大明更具威胁,完全无法控制。

    当然了,大明借着这场战争,将丽江附近基本消化为华夏熟土了,也不算全无所得。只是这场大明出动几十万大军发动的这场战争,失大于得,不能算是什么划算的买卖。

    要解决麓川和缅甸的问题,还得是另辟蹊径。

    朱标想了一下,道:“儿臣以为,解决缅甸和麓川的关键,就在于一点,人!只有华夏子民,彻底在一个地方扎下根来,此地才能算为我华夏所有。否则,耗费大量国力地单纯驻军,只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罢了。”

    “所以,标儿你还是想,对缅进行移民?”

    “确实如此。如果,我大明有十几万子民,扎根缅甸,何事不可为?怎么?缅甸本地人能熟悉本地的山林,我大明子民就不行?这些大明子民适应改造过的环境,难道不适合军队大明驻扎?没那个道理!说到底,当初的江南之地,也被我华夏人视为瘴疫之地啊!是我华夏先民,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耕耘,才让江南成为鱼米之乡,变成了我华夏的根本之地。”

    朱元璋道:“但是,当初我华夏,之所以能开发江南,主要是永嘉之乱,五胡乱华,失了北方之根基,不得不为。现在么……说实话,没到那个地步。就算咱朝廷再不讲理,也不能逼着老百姓,进行十死四五乃至于七八的移民吧?”

    朱标微微一笑,道:“威逼不成,但是……利诱呢?”

    “利诱?如何利诱?”

    “儿臣给父皇讲个故事吧。有一个国家,经过种种手段,忽然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但是,那地界太荒凉了,国民都不愿意去开发。即便,国家规定,只要一两银子十亩地,都没人愿意去。父皇知道,那个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如何解决?”

    “那个国家的朝廷,宣布那片土地上有着金矿。谁挖出了金子,只要缴纳一定的税收,就是谁的。并且,暗中派人,宣传穷小子去了这个地区非常容易就发了大财的故事。结果,国民们沸腾了,争先恐后的去那荒凉的地区淘金。少部分人的淘到了很多金子,成为富豪。绝大多数人,当然没有淘到金子。但是,没关系,那些淘金客得要吃要喝吧?有人淘金不成,就开始种田、养殖、种菜。那些淘金客需要住宿、休息娱乐,需要淘金的工具吧?有人改行做了商人,为淘金客们进行这些服务。渐渐地,那片荒凉的土地,淘金已经不是主业,但是人越聚越多,越来越是繁华。那个国家朝廷的本来目的,也就达到了。”

    朱标所说的,其实是美国西部大开发的故事。当时,美国都规定,一点二五美元可以购买六百四十亩荒地了,都没起到太好的效果。但是,黄金的诱惑一出,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ъiqiku

    “此计的确是治国妙计。但是……”

    朱元璋沉吟道:“标儿所说的那个荒凉地区,本身是确实有着大量的黄金的吧?只是没有朝廷所宣传的那么夸张而已。现在,咱们要想大明子民心甘情愿移民缅甸,缅甸也有足够的黄金,或者类似的东西吗?”http://www.123xyq.com/read/5/5469/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