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历史 > 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 第一百零五章 先到工部历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五章 先到工部历练

    “哦?”朱元璋看向朱英,“英儿有事要问他?何事?”

    不等朱英回答,朱元璋就有了猜测,“莫非英儿又想到了什么?”

    他已是相信大孙子有着点金之手了。

    想想看,之前的白糖、奶茶、毛毡制品,哪个不是风靡应天府?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有这样的子孙,必是能够让家业被发扬光大的。

    而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有这样的子孙,能干的事情可比普通人多多了。

    他忽然说道:“爷爷记得,英儿你当初曾提过,将白糖献给工部?”

    工部有自己旗下的大作坊,很多公营的作坊,最上面都是工部在监督。

    当初朱元璋也曾答应过朱英,只不过后来没顾得上这件事。

    朱英也想起这件事了,看向爷爷,促狭地说道:“原来爷爷说的认识工部的官员,竟是这么个认识法?”

    这何止是认识工部的官员啊,应该说,是所有工部的官员,都认识他爷爷啊!

    生杀大权都掌握在这个人手里,说一句话,就得屁滚尿流地去完成。

    只不过他当时是真没往这方面去想,所以也没觉得爷爷说出这样的话有什么奇怪的。

    现在想来,这十年来,他虽是一直作为富家翁之孙生活在应天府,但还真没遇到过什么难办的事。

    就算是偶尔被人刁难了,哪怕对方是权贵,基本上不出三天,这事儿就能以着他想不到的方式被解决了。

    因为他一穿过来就享受着这样的生活,在穿过来之前又生活在现代社会,所以一直没发现这其中的问题。

    如果去想,其实就能发现其中问题所在了。

    哪怕这里是应天府,哪怕他是富家翁的孙子,但在这个皇城里,招牌掉下来砸死三个人,其中一个都可能与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样的天子脚下,他又不是一个会对权贵立刻折腰的人,能十年来一直过着太平无事的生活,这其中若没有他真正身份的原因,打死现在的朱英,朱英也不信

    。

    朱英又问道:“爷爷,家里的人,都是什么来路?”

    “管家跟几个管事是锦衣卫?阿牛也是?”

    他甚至想到了他去过的几个庄子,对那几个庄头也有了怀疑。

    “那几个庄子的庄头也是锦衣卫?”

    朱元璋摇头,道:“管家是,管事里有几人是,但也有几人不是,阿牛是,庄头里只有两人是,剩下的不是。”

    “回头爷爷叫阿牛与你仔细说,以后阿牛就依旧跟着你吧。当然,若是你不喜欢让他跟着,爷爷再给你挑几个人。”

    “锦衣卫终究是要交到你手里。”

    朱英有点好奇地问道:“爷爷,那暗卫呢?”

    这问题一出,站在旁边的大太监都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样的问题,皇长孙居然就这么问出来了?

    这样的事,岂能随便问皇上的?

    难道就不怕皇上觉得这是有了别的心思,想要提前摸底?

    哪怕皇长孙如今的身份、地位,都是依靠着皇上的宠爱与信任,本人并无什么权势,但谁也不敢说,会不会因此出事。

    但朱元璋显然对此并不在意,甚至很随意地回道:“暗卫自然是有,不过却不像是你想得那样,话本上的内容不要当真。”

    噫,居然不是真的?

    也是,如果大明皇帝真像影视剧或是小说里帝王一样,有着一群绝对效忠自己的暗卫,甚至一代代都培养了大批的暗卫,那还建立锦衣卫、东厂、西厂做什么?

    锦衣卫、东厂、西厂的建立,不就是为了填补这部分的空白吗?

    朱英微微红了脸。

    见大孙子的反应,朱元璋想了想,道:“不过,你之前提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看朱元璋的表情,竟像是真的在考虑朱英的提议。

    朱英不担心爷爷搞出小说里那种暗卫来,却担心爷爷提前将东厂、西厂全都搞出来。

    在历史上,东厂名为东辑事厂,是在永乐十八年建立的。

    也就是说,这是朱棣后来搞出来的机构。

    朱元璋这时候还没有东厂,西厂就更别提了。

    唯一称得上是秘密机构的,也就是洪武十五年建立的锦衣卫了。

    若爷爷真将与东厂、西厂类似的机构提前搞出来……

    朱英想了想,似乎也没什么?

    他不像是这时代后来的文臣集团,对东厂、西厂深恶痛绝。

    淮西集团在洪武年间被搞掉后,文臣集团随着时间推移,就逐渐成为了左右朝堂的存在。

    大明中后期的党争,在朱英看来,比太监参政更可怕,更麻烦,也影响更大。

    后来的大明皇帝重用太监,焉知不是因为文臣权利太大、文臣集团无法压制?

    重用任何一个文臣,对方都可能倒戈向某一文臣集团。

    毕竟,亲族、后代、师生、乡人等,编制出一张大网,几乎将所有在大明官场上的大臣一网打尽。

    这一点,武将勋贵不能避免,文臣亦是不能避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唯有太监,无子孙根,无后代,没有世俗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便是有亲族、乡邻,也不成气候。

    太监更被人鄙夷,唯一能抱住的大腿,唯有用他们的主子。

    主子死,则他们亡。

    在非乱世的时候,太监是真的好用。

    当然了,权势这东西太诱人,即便是用太监,也不能百分百放心,也要防着出现十常侍之乱的事。

    所以,先有了东厂,后又有了平衡东厂权利的西厂。

    平衡之道,同样也是帝王心术。

    朱英没继续这个话题,觉得继续说下去就有些危险了,他转移话题,突然提道:“爷爷,方才孙儿说,正要找工部尚书,其实是为了一种可以在冬日里令人不至于因寒冷而死的东西,火炕。”

    “火炕?”

    “是,如今时间已是来不及了,但孙儿还是希望,冬天到来前最好能推广一波火炕。这就是火炕的图纸以及说明,孙儿昨夜画了出来,一直带在身上,您先过目一下。”

    说着,就从袖袋里取出了卷起来的厚纸,递给了朱元璋。http://www.123xyq.com/read/6/6176/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