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悬疑 > 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 > 第八十二章 威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十二章 威信

    六月,

    张使君接到冀州和青州来报。

    首先是冀州方面,

    由于这两年冀州治理得比较好,百姓安居乐业,为政者又广施仁政。

    不仅并州的难民纷纷涌向冀州,就连兖州都有很多流民前往冀州逃难,为了不让外州的流民影响冀州的稳定和秩序,

    崔琰召集主簿荀悦、治中陶丘洪、长史孔昱商议对策,打算以两种方式消化这些流民。

    其一便是征募青壮为兵勇,交由张郃编练,且由一些讲武二期结业的优秀学员担任军中骨干,

    仅仅三个月便募得新卒万余。

    至于其余流民,则分散至各郡,妥善安置。x33

    青州方面。

    经孔融举荐,太史慈只身前往临淄投效,田丰见太史慈身长近八尺,猿臂善射,弦不虚发,不仅一身武艺了得还足智多谋。

    当即便任太史慈为将,将新招募的两万青州兵交由太史慈编练。

    这两万青州兵中,有不少是讲武二期结业的学员,他们本就是青州籍,学成之后,自然回到青州任职。

    对于田丰的安排,张使君亦觉得比较妥当。

    毕竟太史慈是新进武将,先不说在军中的威望如何,只说太史慈是否是真心实意的来投效,这一点还有待考证。

    这两万青州兵里,有讲武营的青年军官,在讲武营的这些基层军官的控制下,太史慈就算有二心,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八月,

    董卓建议朝廷在西园成立统帅部,以高额饷银为诱,募得兵马两万,组建为一支新军,由牛辅统率。

    说是朝廷兵马,实则是用朝廷的钱,养自己的私兵。

    朝堂诸臣尽皆敢怒不敢言。

    九月,

    赵云平定汝南的黄巾军后,率军返回京县,

    去的时候是五千兵马,回来的时候竟然带了三万兵马回来。

    虽然其中大多都是没有训练过的青壮,但此事传回京县后,众人皆是欣喜不已。

    十月,

    徐州黄巾军又起,短短一个月便连克数城。

    司隶怀县,由于张辽和朱灵的两万武威军进驻河阳城,整个河内郡几乎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掌控。

    河内郡与冀州接壤,不愁粮草军饷。

    是以华歆和卢沛很快便在怀县又拉出了两万兵马,送了一万去河阳交由张辽和朱灵,剩下一万留在怀县由自己统率。

    卢沛之所以要将两万新卒分给张辽一万,一来是卢沛觉得武威军从并州南下,一定是有大用的,多一万兵马在手里,总归是好的。

    二来卢沛和赵云待久了以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擅长练兵。

    之前在禁军序列的时候,带折虏营的五千兵马还行,现在怀县的一万兵马勉强也能带,其中主要原因还是这一万兵马都是冀州老卒,几乎不用他怎么带。

    若不是华歆说怀县还是多一点兵马为好,卢沛都打算将那两万新募的兵马都送去河阳。

    十一月,

    徐州州牧陶谦亲率大军五万进讨声势最大的葛陂黄巾,x33

    双方大战于葛陂,陶谦军败。

    不得已之下,陶谦只能求助与兖州州牧刘繇,请刘繇出兵相助。

    十二月,天下十三州,黄巾各部此伏彼起,声势复盛。

    京县府衙,

    张使君麾下的将领、谋臣皆列于堂中,听着沮授做年终汇报。

    首先是冀州,经过这两三年的经营,府库中囤积的粮草足有数百万石,内政由崔琰牵头,陶丘洪、孔昱、荀悦协助,治下一片繁荣昌盛;

    田右、花善二将各有一万兵马,分别驻扎在中山郡和河间郡,张硕的万余飞虎骑依旧驻扎在清河郡衔接冀、青两州;

    雷公的两万冀州老卒驻防信都城内,信都城外是张郃编练的两万新卒,有这四万兵马在,可保信都无虞。

    至于屠兀骨的胡骑军,已扩展至两万,时而一路向西劫掠并州的羌胡,时而北上去打鲜卑、乌桓的草谷,使得南匈奴单于於夫罗温顺得犹如一只小绵羊。

    如此算下来,冀州的兵力已有十万之众。

    再说青州,

    有了荀衍的协助,田丰这个青州牧将青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兵事上有高览的五万大军坐镇,又有太史慈的两万新卒,总共七万余兵马,足以震慑南边的刘繇和陶谦了。

    司隶这边,

    自从张辽和朱灵统率的武威军进驻河阳后,几乎整个河内郡已经纳入了张使君的势力范围,兵力已经达到了五万。

    这五万兵马就像悬在董卓头上的一把利剑,哪怕眼睁睁的看着河东郡被郭太这支黄巾军蚕食,也不敢对其用兵。

    京县这边,赵云麾下的四万兵马,加上周仓、高顺的一万余冀州老卒,以及褚燕和张牛角的四万兵马;

    整个京县已聚集了近十万兵马了。

    当沮授将这些讲述出来时,堂中诸将皆是一脸欣喜,如此算来,自家使君手里便有着三十余万兵马。

    但是,

    就在众将一脸振奋之际,张使君、沮授、荀彧的脸上却不见丝毫喜色。

    荀彧和沮授都是人精,见众将如此欣喜,也不好去给他们泼凉水,这种惹人嫌的活计,可没有人愿意干。x33

    两人对视一眼后,便将目光看向了首座上的张昊。

    张昊自然是明白两位军师的意思,沉着脸,朗声道:“你们很高兴吗?”

    此话一出,众将脸色一僵,面面相觑后都将脑袋垂了下来。

    这一幕,沮授早就习以为常了,但是却让荀彧不由暗暗惊讶。

    说到底张使君也就十八九岁的年纪,以如此年纪统驭这些个沙场猛将已实属不易,可没想到自家使君在军中的威信竟然如此之高。

    脸色一沉,下面的将领就不敢说话了。

    其实也不怪荀彧如此惊奇,主要荀彧是后来者,尽管在这京县待了大半年了,对于张使君还是不太了解。

    张使君之所以在军中有如此威信,原因有三,

    其一,在座的将领,除了赵云和高顺以外,几乎都是跟随张使君从中山郡打出来的,尽管赵云和高顺是后来加入的,但两人对张使君的钦佩和崇敬却丝毫不必周仓褚燕等人少。

    其二,自黄巾起事到现在,他们跟着张使君打仗,从未有过败迹,就河阳一役败给董卓,却也与张使君无关;

    任何一个行伍之人,都喜欢跟随一个能带他们打胜仗统帅,像张使君这样一路打过来,未尝一败之人,在将士们心中,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

    其三,也是让诸将最为胆寒的原因……http://www.123xyq.com/read/7/7268/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