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悬疑 > 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堂之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堂之争

    宣政殿内,

    众臣见到张使君只身进入殿中,惊疑之下,不由议论纷纷。

    一来,张使君的模样如此俊朗年轻,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在短短五年的时间内,成为让朝廷,甚至整个天下都为之忌惮的一方诸侯;

    二来,张使君竟然只身入殿,没有配兵刃,更没有带甲士;

    三来,身为冀州州牧,朝廷的正二品官员,进宫面圣竟然未穿朝服,有失体统。

    “张冀州,进宫面圣怎能不穿朝服,如此有失体统,你这是亵渎朝堂,对陛下不敬!”侍御史元喜高声指责道。

    谁也没有想到,刚从益州升迁上来的侍御史元喜竟然如此头铁,当场指责张昊,

    虽然侍御史的本职工作就是谏言,但此时此刻却将在场的诸臣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张昊一愣,看向了一旁的元喜,眉头微皱,脸上透露着一股嫌恶之色。

    卫尉潘肃见状,脸色一沉,朗声道:“羽林军何在!”

    “在!”殿门外的四名羽林卫进入殿中,抱拳应声道。

    “侍御史元喜太过聒噪,拖出去抽二十鞭,让他清醒清醒!”

    “诺!”

    羽林卫没有丝毫犹疑,大步上前,将还在恍惚中的元喜给架了出去。

    反应过来的元喜高声哭喊道:

    “潘肃,你有什么权利对我用刑,潘肃!”

    片刻之后,朝堂上安静了,殿内的空气仿佛也都凝固了起来,

    没有人去质疑潘肃的命令,

    因为大家都知道,卫尉潘肃是张昊的人,由太尉张延举荐,

    司徒王允,司空崔烈并未反对,因为反对也没有用,之前的卫尉被董卓杀了,董卓提拔了一个自己人做卫尉,董卓逃亡时,那人便跟着董卓一起逃了。

    所以回到洛阳后,卫尉一职本就空缺,

    尽管知道潘肃是张昊的人,又能如何,换个别人,张延肯定不会同意,这三千羽林军总不能没人统驭吧,最后也只能由张延兼管,

    与其如此,还不如卖个顺水人情允了潘肃一个卫尉的职位。

    张昊走到大殿中央,抬眼看向龙椅上的献帝刘协,见其一脸紧张的看着自己,不由莞尔一笑,躬身见礼道:

    “臣,张昊,拜见陛下!”

    或许是因为张昊长得眉清目秀,年龄也不大,刚才又朝自己笑了笑的缘故,刘协倒没有一开始那般忐忑了,开口道:

    “爱卿无需多礼,请起。”

    张昊放下手,再次抬眼看向刘协,善意的笑道:“多谢陛下。”

    司徒王允看向张昊,肃然道:“张冀州,怎敢不着朝服进殿觐见陛下啊!”

    张昊转身看向王允,笑道:“我本在家中吃酒看舞,得到陛下召见,我便赶紧过来了,”

    说着,张昊看向众臣,悠悠道:

    “先帝虽然敕封我为冀州州牧,平难中郎将,信都亭候,敢问诸位,这三个身份中可有一个是需要参与朝政的?”

    一时间,诸臣面面相觑,议论纷纷,x33

    王允等人也是眉头紧锁,揣测着张昊话里的意思。

    张昊接着说道:

    “董卓乱政,身为大汉之臣,自然是响应诏命,进京勤王!

    如今,我已将陛下和百官从董卓的手中解救了出来,迎回了洛阳,这大汉依然是大汉,陛下依然是陛下,大家各自做自己该做的事即可,无需忧虑。

    我不着朝服觐见陛下,就是想告诉诸公,我张昊的志向不在朝堂之上,而是协助陛下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话音一落,众臣一片哗然,不由面面相觑。

    听张使君的意思,并没有干涉朝政的打算,如此看来这张使君还真是一个汉之忠臣啊!

    或许是因为张昊的年纪与自己相差不大,又对自己比较善意,

    龙椅上的刘协突然觉得眼前的张昊并不像传闻中的那般可怖,反而对其有了些许的好感。

    “爱卿所言甚是,朕……朕允你以后进宫见朕时无需着朝服,爱卿随意就好。”刘协笑道。

    张昊看向刘协,微笑道:“多谢陛下。”

    王允皱了皱眉,看向张昊,朗声问道:

    “既然张冀州无意于朝堂,不知何时撤军回冀州,以保冀州安宁啊?”

    “撤军?”张昊揶揄道:“王司徒说笑了吧!”

    说着,张昊看向刘协,拱手道:

    “陛下,如今有臣的六万大军驻守洛阳,如董卓之乱臣贼子方不敢再来,天下各路诸侯也都不敢异动,一旦臣带着兵马走了,谁来护佑陛下的安危啊?”

    “笑话!”王允沉声道:“天下诸侯皆为陛下之臣子,大汉之臣子,谁敢行那谋逆之举!”

    “当初董卓进京时,又有谁知道董卓会作恶!”

    “你……”王允一时气急,竟不知该如何言语。

    张昊悠悠道:“臣可以带兵离开,若他日陛下再度陷入困境之时,难道再次下诏令各路诸侯进京勤王吗?陛下是圣明之君,应当明辨是非对错。”

    “张冀州所言甚是!”太尉张延道:“陛下和诸公都是张冀州从董贼的手中救回来的,这洛阳城也是臣亲眼见证张冀州从董卓军中夺下来的,为此,张冀州折损了不少将士!”

    说着,张延看向刘协,拱手道:

    “陛下,张冀州为国为民,却在这朝堂上受王司徒的非议,臣倒想替陛下问问王司徒,如此针对一位忠心于陛下,忠心于大汉的国之柱石,到底是何居心!”

    “不错,你王司徒到底是何居心!”

    “王司徒,你现在之所以能够继续站在朝堂上,都是张冀州以万千将士的性命换来的,你现在这般针对张冀州,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董贼未除,你王司徒却想赶走张冀州,万一董贼回来了,你将陛下和我等置于何地!”

    “当今天下,唯有张冀州能有实力护佑我大汉,护佑陛下,你王允能吗!”

    一时间,朝堂众臣纷纷指责王允,就连向来中立的太常卞诏和宗正刘艾也开始表达对王允的不满,

    见王允犯了众怒,心向王允的边让、苏恒等人也都不敢言语,生怕被波及牵连。

    而王允则是被气的胸中气闷,脸色潮红,紧接着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http://www.123xyq.com/read/7/7268/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