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悬疑 > 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子诏令,敕封晋国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子诏令,敕封晋国公

    庞统看向诸葛亮,问道:

    “敢问孔明,何为明主?”

    诸葛亮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一旁的庞德公则开口道:“士元啊,你既已寻得明主,为何不随其左右呢?”

    “还不到时候。”庞统答道。

    “嗯?”庞德公面露疑惑的看向庞统。

    诸葛亮抿嘴笑道:“张昊身边已有荀彧、沮授、郭嘉这等贤才,若士元现在去了,亦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说着,诸葛亮看了一眼庞统,继续道:“而他想要的,是首屈一指!”

    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人们往往只记得谁来雪中送炭,而不记得谁来锦上添花。

    庞统一身才华,自然想要有所施展,

    他想要寻得的明主,是能够重用他,信赖他的。

    要想让张昊这样身边不缺贤才的明主重视他,就只能在张昊最窘迫,且最需要破局时出现,然后由他庞统,一计定乾坤。

    如此,

    才足以让张昊重用他,也足以震慑其身边的一众贤才良将。

    被诸葛亮拆穿了心思,庞统也不气恼,而是走到桌边,拿起一盏酒,仰头饮尽,咂巴着嘴,

    道:

    “平定幽州,张侯爷势在必得,而我庞士元要为其筹谋的,乃是渡江南下,入主中原!”

    诸葛亮悠悠道:

    “平定幽州容易,渡江南下难,想要入主中原,更难!”

    庞统冷哼道:“你说的是江东霸王孙策?”

    “孙策身边有一人,周瑜,周公瑾,此人善兵伐谋,不可小觑。”诸葛亮答道。

    “阴谋诡计,在绝对实力面前,不足挂齿!”庞统不屑道。

    诸葛亮笑了笑,接着说道:

    “我一好友,徐庶,辅佐刘皇叔驻兵新野,一旦你家侯爷举兵南下,刘皇叔必然引兵北上,直逼洛阳!”

    庞统眼眸微眯,咧嘴一笑道:“好啊,那到时候我就去洛阳,等着那个刘皇叔举兵来攻!”

    “好了好了,”庞德公起身打圆场道:“你们一个卧龙,一个凤雏何必在这里口舌之争呢。”

    “庞德公所言甚是,”司马徽颔首道:“你二人皆有王佐之才,若谁能得你二人中的一个,何愁大业不成,不过老夫倒是有些担心呐。”

    诸葛亮朝司马徽作揖道:“还请先生明言。”

    司马徽略一思索,沉吟道:“老夫是担心将来,你们二人各为其主,难免会在战场上相遇啊。”

    此言一出,

    诸葛亮和庞统都沉默了。

    因为两人都太了解彼此了,放眼天下,能入诸葛亮眼的,也就那么几个,庞统便是其中之一。

    若将来在战场相遇,诸葛亮自问,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应付对方。

    不过对于庞统来说,正因诸葛亮恃才傲物,能被其视为明主的,几乎没有,而且将那些个诸侯与武平侯爷比起来,可是云泥之别啊。

    群雄逐鹿,比的可不是谁身边有几个谋士,几个骁将。

    兵马、地盘、粮草、根基、民心、大义、战略等等,皆在其中。

    就算诸葛亮站在了武平侯爷对立的一边,庞统也不认为诸葛亮会逆风翻盘,

    正如一个大人和一个孩童比拼拳脚,就算孩童会些招式,但大人也能凭借一力降十会,来击败孩童。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

    我体壮如牛,我可以挨你十拳二十拳,可你,只要挨我一拳,就得丧失战斗力。

    如今的武平侯爷,待平定幽州后,大汉十三州,便能得其九,先不说孙策和刘表能否联手,就算联手又如何,仅凭两州之力抗衡拥有九州之地的武平侯爷,

    无异于痴人说梦。

    念及于此,庞统嘿然笑道:“还早着呢。”

    “不错,”诸葛亮笑着颔首道:“咱们在这里纵情山水才是,何必要管那天下之事呢。”

    司马徽怅然一叹道:

    “这天下乱成这样,又有谁能独善其身呢……”

    ……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六月。

    浮香为张侯爷诞下一女,朝野震动。

    对于那些想来侯府贺喜的达官显贵们,侯府全都婉言谢绝。

    不过那些自诩侯府的人,并没有什么怨言,毕竟侯爷不在,府上又只有沮芝这位夫人做主,想来也有诸多不太方便的地方。

    不过人不去,贺礼和拜帖必然是要送到的。

    至于礼物,很简单,从太平商号购买,然后让太平商号的人代送,至于人家送不送,那就是人家商号的事儿了,反正银子我给了,你们知道这银子是谁给的就行了。

    有时候,送礼送的不是礼,而是一个态度。

    这些年一路走来,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也都遵守着侯府划拉出来的规矩。

    反正太平商号也是侯爷的,这钱也都是进侯爷的钱袋子里,这样一来,送礼的也懒得费那心思,收礼的也懒得组织人手将礼物从侯府再搬回商号。

    有时候一举两得的事情,也就没必要去走那过场,去讲什么仪式感了。

    也就在侯府放出消息的同一天,

    天子诏令,册封当朝丞相,武平侯张昊为晋国公,加九锡、建晋国,定国都于信都。

    至此,晋公张昊便有了置公国百官的权利,且拥有完整的封国体系。

    在颁布册封诏令的同时,天子还大封张昊麾下的谋臣将领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依次受封。

    诏令一出,朝野再次震动。

    不得不说,马日磾这一手的安排着实巧妙,刚好就定在侯府发出喜事的第二日。

    似乎这个册封,就是为了张侯爷喜得千金而特意准备一样。

    各方势力得知此事后,都有充足的理由去猜测,张昊这是在为后面称王,亦或者篡汉自立而下的一步棋?

    虽说张昊生了个女儿,但以他的年纪,生个儿子出来不难,

    只要有了儿子,那可就是世子啊,有继承人了啊。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除了一些老学究站出来去骂张昊以外,各方势力都极为默契的保持着沉默,然后举目四望,看看谁会第一个跳出来,做出实质性的举动。

    回到信都府的晋国公在收到诏令后,也选择了沉默,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去庆贺,也没有拒绝,这道诏令就仿佛石沉大海一般。

    ……http://www.123xyq.com/read/7/7268/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