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悬疑 > 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 > 第一百五十九章 想和晋国公做买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九章 想和晋国公做买卖

    春去夏至,

    幽州的战局,随着雍奴城破,被晋国公张昊强行拉开了序幕。

    最先收到消息的涿郡张郃等部,出北新城,往涿县而去。

    涿郡,作为幽州最重要的门户,一旦完全沦陷,其北部的上谷郡也守不了多久,张昊的北伐大军便可长驱直入,直抵幽州州府蓟县,

    届时,

    曹操和公孙瓒将彻底丧失幽州的掌控权。

    当然了,从战略的角度,其实曹操和公孙瓒完全可以一退再退,甚至可以退往辽西郡甚至辽东那边。

    可退至辽东郡或者玄菟郡之后呢?

    幽州最富庶,产量最多的,便是代郡、涿郡、上谷郡、广阳郡。

    一旦这四个郡丢了,就算跑到辽东去,又拿什么来养活手里的兵马呢,若张昊军在右北平郡建立了防线,

    为了活命,

    曹操和公孙瓒恐怕就只能去抢夫余,去抢高句丽。

    没有银钱,没有粮草,这兵马就只能越来越少,战斗力也会越来越弱。

    正因如此,

    曹操和公孙瓒才会死守涿县和上谷郡,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会撤退。

    在张郃等部的兵马兵临涿县时,代县的荀彧部也开始东进上谷郡,与公孙瓒展开了厮杀。

    这战局,

    就是这样,

    牵一发而动全身。

    然而,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张昊,在离开雍奴时,一连下达了数道任命,

    初闻时,稍显出乎预料,但细细琢磨之下,除了密集且仓促了点,倒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首先,

    便让关平和马铁各领五千步骑,一支向北,一支向东,沿途攻城拔寨。

    为了抵御张昊的北伐军,

    公孙瓒几乎将全幽州的兵马都带到了西边前线,而中部和东部的城池,也就只有少量的守城士卒,一座城池里,也就两三百号守军,而且几乎都是以老弱为主。

    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只要关平和马铁带着兵马一去,也就只剩下开城请降的份儿,

    就算有硬骨头负隅顽抗,凭借百人,又如何抵御得了数千骁勇之士的围攻呢。

    张昊之所以让关平和马铁独自带兵出去,说得直白点,就是让关平和马铁多积攒一些军功,只有将这些少壮派笼络到身边来,

    他们的父亲也就不敢乱来。

    当然了,

    张昊也是想着重的培养年轻一代的将领,为今后挥师南下做好准备。

    对于关平和马铁来说,终于又得到了一次单飞出去一展宏图的机会。

    随后,

    便是让马休领军三千,驻扎在雍奴和泉州一线,调配粮草,供应关平和马铁两支北出和东出的兵马。

    虽然让马休留守,但留守的职责一点都不比关平和马铁的轻,

    因此,

    于马休而言,倒是坚决的服从国公爷的安排。

    另外,便是对于西线战场的安排了,

    国公爷张昊亲自领军,以张燕和关羽为副将,带着近四万兵马向涿县而去。

    ……

    鲜卑,轲比能部。

    中军大帐内,

    轲比能倚坐在熊皮椅子上,打量着眼前的汉人,犀利的眼神似乎要将眼前之人刺穿一般,开口问道:

    “你从辽东来,是代表公孙瓒的吧?”

    公孙度心下凛然,从容应道:

    “在下辽东太守公孙度,奉我家使君之命,前来拜会族长。”

    轲比能身侧,苴罗侯脸沉似水,胸中却是热血激荡,

    前几年,公孙度西击乌桓时,曾与前去浑水摸鱼的苴罗侯交过手,苴罗侯大败而回。

    那场恶战,至今仍在其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还记得阿兄(轲比能)曾告诉过他,公孙度是头猛虎,让他少去招惹。

    南面汉地,一西一东,西面是公孙瓒,东面是公孙度。

    有这两人在,鲜卑人几乎很少南下,可见公孙瓒和公孙度在草原上的名声,可见一斑。

    如今风水轮流转,

    让轲比能没有想到的是,公孙瓒和公孙度先后有求于他。

    两年前,

    公孙瓒为了请求鲜卑人南下抗击大汉朝廷的北伐大军,不惜花费了重金还有几百车的财货。

    如今,

    公孙度代表公孙瓒前来,必然也是为了请援之事。

    轲比能微微一笑,泰然道:

    “公孙瓒这次,打算借多少兵马啊?”

    “五万铁骑足够。”

    “那价格呢?”

    “五万金,盐铁五十车,锦布两千匹,若能斩杀张昊,我家使君还有重谢!”

    轲比能咧嘴一笑,用小刀子割下一块羊肉,放在嘴里细嚼慢咽,并没有对公孙度给出的条件作出回应。

    这两年来,

    公孙瓒不止一次派使者前来借兵,轲比能都未答应。

    原因有二,

    首先便是张昊这个人,他轲比能也是有所耳闻的。

    从十四岁开始,就带着兵马东征西讨,从一个黄巾少主,一步一步的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雄主,十年,只用了十年的时间。

    这在轲比能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不仅如此,

    轲比能还亲自带兵去代郡,见识过张昊军是怎么打仗的,无论是骑兵和步军,都是骁勇无双,为将者,更是勇猛难当。

    能带出这样骁勇善战的部众,张昊本人,绝非凡俗。

    站在轲比能的角度,他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为敌。

    其次,

    轲比能几乎是看着匈奴人是怎么一步一步壮大的,也明白匈奴单于於夫罗是如何夺取的单于之位的。

    一个小小的南匈奴,几年的时间,就能够成长到与步度根部抢夺水源和牧场,

    其背后,必然是有汉人朝廷的支持。

    那汉人朝廷,不就是那个新敕封的晋国公张昊么。

    於夫罗之所以能带着匈奴人走到今日这一步,几乎全赖与汉人朝廷开通的互市。

    用毛皮、用马匹、牛羊、粗盐从汉人手里换来粮食、药材、铁矿、布匹。

    草原人有了粮食,便能安然的渡过冬天,有了药材,便能疗伤治病,有了铁矿,便能锻造出锋利的弯刀和坚硬的甲胄,有了布匹,族人的生活也方便许多。

    也正因如此,

    轲比能眼红了,流口水了。

    匈奴人能与汉人开通互市,鲜卑人为何不可?

    虽说这些年,他和公孙瓒私下也没少往来货物,

    但是,

    一个小小的幽州,怎能和整个大汉朝廷相比。

    公孙瓒满足不了他的部族,他的货物,公孙瓒也吃不下那么多。

    所以,

    对于轲比能来说,

    他想和汉人的晋国公做买卖。

    ……http://www.123xyq.com/read/7/7268/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