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言情欢迎您!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123言情 > N次元 > 九零后的脚步 > 章节目录 第317章 黄鳝夹夹的进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章节目录 第317章 黄鳝夹夹的进化

    起初觉得大半碗田螺肉好少,都不够吃的感觉。

    未曾想这越吃越感觉吃不完!

    这货很弹牙啊!得反复咀嚼很多次,吃多了感觉牙龈都开始酸痛了。

    随着碗内田螺肉的减少,牙龈越来越酸痛,吃到最后,简直变成了为了完成任务而吃!

    “我再也不想吃田螺肉了!”任韵涛道。

    刚完,他似乎感觉话语不太妥当,于是接着道:“即使吃也不吃这么多了!”

    我好笑的盯着他,问道:“你还有其他什么想吃的和喜欢吃的吗?”

    任韵涛二话不张口就道:“当然是黄鳝呐!”

    一到黄鳝,我也激动起来,这东西可不多见哪。

    每年只有夏季,插秧前后的时候,才能见到黄鳝,而且黄鳝基本是晚上才出来活动。

    这货对水质的要求还比较高。

    到黄鳝,我应该算是最有发言权的了。作为咱们村里最擅长捉黄鳝的人,对黄鳝的习性,喜欢的田地,都比较了解。

    “涛师,你现在用什么夹黄鳝的啊?”任韵涛好奇的问道。

    “我啊,我现在用手抓!”

    最开始的时候,家里有个黄鳝夹子,是竹子制作的。可惜用了没多久就坏掉了。

    后面经过老表的提点,我将夹黄鳝的工具换作了老虎钳。

    用老虎钳夹黄鳝,不容易丢也不容易损坏。但有个坏处是什么?钳子遇水后容易生锈,一旦晚上将钳子伸入水里,第二,钳子就会长出铁锈。

    生锈过后,钳子中间的齿轮部分就变得不是那么灵活。

    如果遇到黄鳝比较激灵,你钳子还没张开呢,黄鳝就已经跑掉了,所以这是个致命的缺陷。

    在之后,将夹黄鳝的装备直接升级为徒手抓。

    当然,手上肯定要带东西的!

    线手套作为家里必备的工具,很适合用来抓黄鳝。幺爹和幺姑爷在床垫厂上班,每月都要发很多线手套,用不完,所以经常会拿一些给我们家。

    农忙打菜籽的时候,带上线手套,能最大程度防止手掌磨出水泡。

    打了菜子过后,线手套被磨的损坏后,就丢在那里。不用正好可以拿来抓黄鳝。

    手上戴了手套过后,抓黄鳝的时候能有效的防止它逃跑。

    不过手套也有缺陷。因为家里的线手套基本都是磨损的,要么手背有洞,要么手指有洞,要么手掌有洞,总之没有完好的。

    这就导致在抓黄鳝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破洞的地方碰着黄鳝,手掌直接接触黄鳝的话,不容易抓稳,有可能造成流失。

    “涛师,要不你做一个黄鳝夹夹吧。”任韵涛似乎知道我内心的担心。确实,之前和他一起出去捉黄鳝的时候,已经遇到过几次黄鳝逃跑的情况了。

    所以他善意的提醒也很有道理。既然要做,那就赶快行动吧。

    咱家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竹片!爷爷编背篼存了很多竹子在家,取两片完全没问题。

    我走过去,简单挑选了三片,便准备开始制作。

    不过咱可从来没做过这个东西,得先计划好。“要是有个样品那就好了。”我想道。

    之前那个黄鳝夹坏了过后,不知道被我丢在了哪里。

    我走进杂物间,寻找一番。

    “幸好还没丢掉!”

    损坏的黄鳝夹夹安静地躺在谷仓旁边。

    黄鳝夹主要由三片竹片构成。一边两片夹住另外一片。

    黄鳝夹子头部和尾部的比例大约是1:2。交叉的地方,中间有螺丝固定,这样方便张合。

    根据原来老黄鳝夹的样子,我把另外三片竹片削来长度宽度基本一致后,准备开始制作夹子头部的锯齿。

    锯齿区域长度大约十厘米左右。

    先拿起一片竹片,沿着一边,开始进行锯齿的雕刻。可别看这个简单的雕刻,这里面可蕴含了很多深层次的奥秘在里面。

    锯齿如果太尖锐太深,在夹黄鳝泥鳅的过程中,会直接山黄鳝的表皮,甚至有可能会山黄鳝的骨头。

    之前有人做过很尖的那种黄鳝夹子,一夹下去,用力过猛,直接把黄鳝夹成了两段。

    就和电视里面演的那种铡刀一样的效果,血腥而恐怖。

    真正制作成这种的话,那就太没意思了。

    但如果锯齿太浅,又夹不住滑溜的黄鳝。

    我把每一颗锯齿固定在0.5厘米左右,深度也是0.5。每个锯齿尖部都进行打磨,尽量让他圆润一些。

    这样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山黄鳝。

    一把铅笔刀便是我的制作工具。

    一手握住竹片,铅笔刀斜向下,刻入半厘米左右。取出,然后换到另一面,再斜着往下推入半厘米,一个V字形缺口便制作而成。

    将V字形缺口往前移动半厘米,再次落下位置,这样反复制作,一根竹片上面,十厘米的长度区域,密密麻麻的排满了锯齿状的物体。

    第一片刻起来相对简单,重点是第二片。将竹片翻到另一面,和第一片竹片重合。

    而且锯齿上也要重合,所以我只得将两片竹片对齐后,先将它的锯齿状纹路移刻到新竹片上,画上横线做上记号。然后将竹片移开,遵循开始的刻度,逐步刻下。

    刻录完成后,将两片竹片重合在一起。在头部大约13的地方开始钻孔。

    卷笔刀的刀尖对准竹片,左右来回扭动,刀尖与竹片接触之间,竹屑四散。圆圆的孔慢慢呈现在眼前。

    将竹片翻一面,从反面再对准刚刚的位置进行钻孔。两个孔对穿过后便形成了完美的孔。

    如若开始就直接从一面钻到另一面,可能单面的孔径太大。

    有样学样,拿起另外一片竹片,对着刚刚的孔留好的位置,继续钻孔。等到第二个孔也穿透过后,把另一片竹片也刻好锯齿状的竹片叠放在中间,对齐后,开始打孔。

    三片竹片都打好孔后,把螺丝拿来穿过去,扣好螺丝帽。然后把正反两面交叉靠在一起的竹片头部和尾部用铁丝绑紧,这样,一把黄鳝夹才算完工。

    “怎么样?”我拿起黄鳝夹夹试了几次,感觉还校

    我把黄鳝夹夹递给任韵涛,“咔咔咔”他用力的夹了几下。

    “感觉还可以啊!涛师!”

    “嘿嘿,那当然了,你不看咱是谁!”这种东西件物品以我的动手能力,肯定是轻轻松松完成。http://www.123xyq.com/read/2/2119/ )

加入书签
投推荐票